湿法糖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源,与动物源蛋白如鸡蛋蛋白相比,大豆蛋白的凝胶性能还有许多优化的空间。本文选取大豆分离蛋白(SPI)与葡萄糖(Glc)为原料,以质量比1:2混合,在95℃水浴下通过湿法美拉德反应0,1,2,4,6 h,对SPI进行改性。研究了SPI在反应后的游离氨基含量和SDS-PAGE的变化,以及大豆蛋白糖基化产物的流变性能。研究表明:SDS-PAGE分析证实了糖基化的发生;动态流变试验显示糖基化蛋白与原蛋白相比,储能模量(G’)大幅增加,糖基化蛋白溶液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弹性特征明显增强;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 h下,糖基化蛋白的接枝度最高有23.14%,且凝胶性能最好。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至6 h,其结合程度和凝胶性能均下降。尽管SPI-Glc混合物与糖基化蛋白在降温过程中的储能模量(G’)没有太大差别,其动态粘度和温度扫描实验中的损耗因子与鸡蛋清相差甚远。相比而言,糖基化蛋白的粘弹性参数比原蛋白和SPI-Glc混合物更接近鸡蛋清。这些结果表明Glc与SPI结合后可以显著提高SPI的凝胶流变特性。
其他文献
黄酒通过煎酒来杀灭酒体中的微生物确保产品品质,但灌装车间环境微生物控制不当会影响煎酒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热灌装车间加工过程中动态环境空气、生产用水、与酒体直接/间接
从个体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出发,结合个人创新特质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个体创新特质和社会影响因素对个体创新性使用的研究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以53个小组(221个个体)为样本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绿色减贫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文在界定绿色减贫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梳理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减贫形成的政策框架,评价了绿色减贫的总体成效。绿色减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