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穗部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场所,穗部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提升小麦产量潜力的重要突破口。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南大2419×望水白重组自交系群体,在7D染色体上鉴定到一个穗长主效QTL QSpl.nau-7D。为精确定位该QTL,我们通过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望水白QSpl.nau-7D导入扬麦15构建了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相比,QSpl.nau-7D近等基因系穗长平均增加了28%,小穗数与穗粒数也显著提高,而千粒重保持不变。在近等基因系次级F2群体中,QSpl.nau-7D作为一个半显性基因遗传,命名为Head Length 2(HL2)。利用HL2旁侧分子标记Xwmc405和Xgwm111,从含有1318株的近等基因系次级F2群体中筛选获得了327个杂合重组体,并进一步从其F3群体中鉴定到100个纯合重组体,包括17种基因型。重组体多环境表型分析显示,来自望水白的Xwgrb1588-Xwgrb1901区段可显著增加穗长,由此将HL2定位于该区间内。在中国春中,Xwgrb1588-Xwgrb1901物理区间大小为2.89 Mb,包含51个高置信度基因。本研究为HL2的图位克隆和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