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4种第7代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和2种第6代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研究,为新型自酸蚀粘接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4种第7代牙本质粘接系统Clearfil tri-S Bond、G-Bond、i-Bond、XenoⅣ和2种第6代牙本质粘接系统Clearfil SE Bond、AdperPrompt材料浸提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用5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样后2d、4d和6d,XenoⅣ组与其余5种材料组的OD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Clearfil tri-S Bond组、Clearfil SE Bond组、G-Bond组、i-Bond组及Adper Prompt组在2d、4d及6d显示为1级毒性或2级毒性,即极轻微毒性或轻微毒性;XenoⅣ组在4d及6d显示为3级毒性,即中度毒性。结论:Clearfil tri-S Bond组、Clearfil SE Bond组、G-Bond组、i-Bond组及Adper Prompt组的体外细胞毒性较弱,XenoⅣ组的体外细胞毒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