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自2017-06至2018-12连续收治的45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20例(A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25例(B组)。记录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45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A组与B组比较,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1、 3、 6个月VAS、 ODI评分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VAS、 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出现神经根一过性牵拉损伤,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B组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充分引流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长期疗效,但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早期效果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