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共618名,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抽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75.6%,其中轻度工作倦怠占36.1%,中度占32.2%,重度占7.3%。②女医务人员情绪衰竭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的医护人员在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的得分高于大于40岁以上者,20~30岁和30~40岁的工作倦怠总分均高于大于40岁以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组和护士组的情绪衰竭和工作倦怠总分明显高于机关组,同时护士组又高于医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级职称工作倦怠总分高于初级和正高,中级及副高职称者的情绪衰竭得分高于正高职称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5~10年者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情绪衰竭得分高于工作小于5年及大于15年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学历者的情绪衰竭得分高于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大专学历者的成就感降低得分明显高于本科及硕士学历者,大专的工作倦怠总分均高于本科、硕士及博士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异者的成就感降低得分高于未婚和已婚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总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228、-0.229、-0.243、-0.311、-0.280、-0.347、-0.347、-0.129、-0.163、-0.126、-0.155、-0.346、-0.363、-0.381、-0.403)。④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其他支持为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的保护因素,而性别、工作年限为危险因素;年龄和其他支持为医务人员去个性化的保护因素;家庭支持为医务人员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素;学历、家庭和朋友支持为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保护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高,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岗位、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存在差异,且与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