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影响因子研究--以纽约和香港为例

来源 :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TOD理念在减少汽车使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可持续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经济社会特征相似的情况下,TOD社区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频率远高于其他社区.但现有的TOD模式研究往往关注近年来新开发地段和郊区的邻里社区等,而鲜有在城市层面通过站级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以地铁轨道交通网络发达的纽约和香港作为范本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影响轨道交通客运量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以下几组相关变量对轨道交通客流量影响较大:土地利用;车站特征;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模式竞争.结果表明,车站特征为影响轨道交通载客量的首要因素,应该作为今后轨道交通模式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优化手段;高的汽车保有量会伴随更频繁的上落、停车和换乘等活动,从而提升远距离出行的公共交通比例;而地方特定因素对轨道交通载客量影响也很积极.
其他文献
针对深圳市目前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在对轨道交通一、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检讨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及地区经验,结合深圳实际,提出了构建轨道交通接
提出了城市快速轨道系统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过与传统站站停运营模式的对比,阐述了快慢车结合运营的组织模式的两种形式,重点论述了快慢车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合日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从而使得道路交通量水平急剧攀升.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达
对于如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公认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公认的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普遍具备放任条件,进而分析天津与上述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