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1986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燕子河流域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依托调查成果,探讨了流域滑坡、崩塌灾害的破坏模式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受到地质、地貌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流域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沿岸斜坡及人类活动强度较大且相对集中的"一路一带"上,时间上多发生在7~9月降雨量集中期,具有群发性、突发性及反复性的特点。区内滑坡以覆盖层、浅层、小型、新滑坡为主,崩塌以岩质、小型、复合式、中低位为主,泥石流以中小型、暴雨沟谷型为主。崩塌灾害主要破坏模式可以分为碎裂-坠落、弯折-倾倒及碎裂-滑移3类;滑坡的主要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式、滑移-拉裂式,各种破坏模式演化过程均经历灾害体变形、结构面受力变形扩展、结构面贯通、灾害体失稳破坏的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增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集成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
目的:分析和比较用CT检查和MRI检查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
文章以发表在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上有关研学旅行的130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借助人工计量和CNKI计量可视化,从年度发文趋势、期刊分布、研究学科分布等六方面探析我国研学旅行研
直流偏磁会引起电流互感器( CT)误差的改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CT受到直流干扰前后的励磁电流变化,研究直流偏磁下CT误差特性。理论推导发现直流干扰下,CT 的误差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