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大小与消融所需能量的关系,评估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疗效。方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23例子宫肌瘤患者(47枚肌瘤),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8岁;按照子宫肌瘤均径将其分为≤5cm组和>5cm组,≤5cm组共20枚肌瘤,>5cm组共27枚肌瘤。固定微波功率50W,时间300s每枚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观察比较两组肌瘤消融范围,随访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子宫肌瘤均径≤5cm组,微波消融均径约3.5cm;子宫肌瘤均径>5cm组,微波消融均径约4.0cm,定量消融范围大于均径≤5cm肌瘤,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微波消融治疗后随访3、6、9、12个月,18例患者月经量过多症状得到改善,贫血改善6例,尿频改善9例,下腹痛明显好转8例。微波消融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部疼痛、低热、阴道流液等。本研究7例患者消融术后下腹痛,对症处理12h内均缓解。9例阴道少量流液,其中5例为粘膜下肌瘤,在治疗后2-4周内均自行消失,分析原因可能是粘膜下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消融时微波热量损伤子宫内膜造成。21例子宫肌瘤患者微波消融治疗未出现肠道损伤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消融单位体积小肌瘤(均径≤5cm)微波消融所需能量大于肌瘤(均径>5cm),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可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相对安全,并发症少,属微创治疗。
其他文献
正常情况下,子宫中的内膜覆盖在子宫的体腔中。但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某个因素而导致母羊的子宫内膜在其身体的其他部位生长,进而造成子宫易位。这种易位在其组织学
碳点(CDs)是一种新的类似量子点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和上转换发光性等性质.碳点的这种发光特性可能与它的尺寸分布有关.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不同量子产率的
利用Davidson等人发展多年的M ELD精密从头计算程序的CISD方法,结合自编的分子形貌程序,描绘 HF ,F2,FCl ,FBr双原子分子形貌图.计算双原子分子中X原子端和F原子端在垂直于化学键方
<正>由于地方政府举债方式更加隐蔽,隐性债务增长较快,潜在风险逐渐积聚201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底数明晰,新增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