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参与者的视角,即9岁以上的参赛者及赛事观众,以宝山体育中心品牌性体育赛事"街球风暴"赛事为调查对象,对该赛事的参与者基本信息和参赛者对各项公共服务指标的评价进行调查,目的是从中得到参与者对该赛事可能产生的新需求以及赛事公共服务各项指标需要改进的优先度情况,为赛事举办单位提升赛事整体质量,吸引更多参赛者提供帮助。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查阅并收集和阅读了有关群众体育、群众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价、IPA分析法等32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理论依据、研究情况和经验,认为提升群众体育赛事的公共服务质量,则要把公众或参与者的满意程度作为突破口,来反映某项群众体育赛事各个部分或环节的服务质量情况。最终本文选择运用IPA分析法(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从参与者对于该赛事的重要性-满意度的感知情况收集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根据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针对该赛事参与者(包括参赛者和观众)设计调查问卷。其中问卷设有30个问题或调查项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共有6个问题,以单选题和多选题形式提问。第二部分根据该赛事的实际情况,列出23项赛事服务指标,采用李克特式(LikertScale)评价量表划分为5个等级,主要调查受访者对于该赛事服务的每一个指标的满意度和每一个指标对于影响活动体验的重要性。最后还设置一个开放式问题,用于征求参与者其他改进该赛事的意见。发放问卷后,对收到的10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获得赛事参与者对该赛事的评价数据,用坐标的形式表现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上。在数据分析中,对问卷第二部分的量表调查结果使用IPA分析法,即重要性-绩效分析法,以横坐标代表满意度、纵坐标代表重要性,根据各个指标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赛事需要急需改进,继续保持,不必刻意追求和有进步空间的地方,并对问卷第一部分以及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分析,推断参与者对该赛事可能产生的新需求。数据分析结果为:第一,参与者大多为居住在宝山本地的居民,且不同年龄组的参赛者的参赛次数与了解赛事的方式不同,低龄参赛者趋向于通过培训班了解赛事并多次参与,相反高年龄组参赛者大多自发组织,从同学或朋友那里了解赛事,参与频率较低;第二,参赛者的参赛交通方式多样;第三,在问卷第二部分的量表分析中,从23项该体育赛事的公共服务指标中筛选出12项"继续保持",6项"重点改进",2项"不必刻意追求",以及剩余的3项"低优先事项";最后,在开放式问题中,参与者对赛事活动内容有意见,要求增加活动项目种类。据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并给出相应建议:第一,该赛事实际离达到每月吸引500名全上海篮球爱好者参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对于该赛事的较高年龄组的参赛者,举办单位的组织和宣传方面不合理,无法有效刺激这部分参赛者重复参赛,因此建议应该扩大网络媒体宣传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发到微信公众号、高校的活动群、兼职群里,广泛吸引更多有参与意向的人注意;另外可以建立一个球友群或参赛者群,方便消息通知,意见和反馈收集及参赛管理。第二,赛事参与者所使用的交通方式多样,其中乘坐私家车和骑自行车的参赛者不是少数,对于交通便利设施有潜在需求,尤其是地下停车位和地上自行车泊车设施,本文建议在特定时段开放免费停车位已经增设一块自行车泊车区域。第三,超过半数被调查指标位于"继续保持"象限,其余指标在Ⅱ、Ⅲ、Ⅳ象限各有分布,其中需要重点改进的内容包括赛事消息通知及时性、参赛报名费用合理性、赛事周期、参赛获胜奖金数额、裁判专业性、医疗救护的便利程度,本文针对这些项目提出相应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包括建立并管理球友群,设置医疗救助站,雇用较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裁判等。第四,赛事整体满意度良好,但赛事项目种类的多样性有待提升,因此适当增加技巧挑战赛,三分球大赛和男女混队的5v5娱乐赛等趣味项目,有助于达到赛事内容更时尚、更年轻、更具创意的目标,吸引更多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