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的面孔往往镶嵌在一定的环境中,但是前人对面孔可信性的研究往往只基于单一面部特征,而忽略了环境在其中的作用。近期有研究采用鼠标追踪技术探讨了威胁、消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问题,得出了威胁环境与消极、中性环境相比会减低面孔可信度的证据。然而,该研究只是简单地比较了威胁环境与消极、中性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还不足以得出环境影响面孔可信性判断的结论;并且采用鼠标轨迹作为面孔可信性判断的指标的有效性还需要证明。据此,本研究采用了鼠标轨迹与七点评分两种方法,分别从判断过程和判断结果两方面系统探讨威胁环境、消极环境与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实验1采用鼠标追踪技术,实验1a、1b、1c从判断过程层面分别研究了威胁、消极和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面孔位于威胁环境,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曲折,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平直;当面孔位于消极环境中,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更曲折,但是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与中性环境无显著差异;而当面孔位于积极环境中,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平直,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曲折。实验2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实验2a、2b、2c从判断结果层面分别研究了威胁、消极和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面孔处于威胁和消极环境中时,要比处于中性环境中的面孔可信度评分更低;相反,当面孔处于积极环境中时,要比处于中性环境中的面孔可信度评分更高。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面孔可信性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影响,个体在威胁和消极环境中更容易将面孔判断为不可信,并且处于威胁环境要比消极环境表现得更明显;相反,在积极环境中更容易将面孔判断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