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DV)以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家庭之中,对于个人、家庭与社会均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本研究针对家庭暴力对于受害者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不同于传统的量表测量方式,我们以社交网络平台为自然实验的载体,利用基于微博大数据的心理计算模型对于微博用户首次报告遭遇家庭暴力前后的人格、抑郁水平、自杀意念、心理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计算,以具体分析家庭暴力短期内对于受害者心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首次受到家庭暴力后半年内,受害者的人格中的神经质得分显著升高。此外,家庭暴力发生短期内,对于受害者的抑郁、自杀可能性、心理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消极影响。1)身体暴力对于抑郁,自杀可能性中的敌对、绝望与自杀意念三个维度,心理幸福感中自我接受、积极关系和自主性以及生活满意度带来显著的消极影响;而精神暴力在短期内对于自杀可能性、心理幸福感中的积极关系和自主性以及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会在短期内提升受害者的抑郁程度;2)亲密关系间家庭暴力受害者家暴后抑郁程度提高,但自杀意念、幸福感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受到虐待的儿童因家庭暴力产生心理波动较大,在遭到家暴短期后,抑郁程度与自杀意念显著提升,心理幸福感多个维度发生消极变化,对于生活满意度也明显下降;目睹家庭成员家庭暴力之后,受害者的绝望及自杀意念显著上升。本研究首次采用大数据计算建模的方法,通过组内对比的方法对受害者遭遇家庭暴力前后心理特征的变化进行研究,检验了前人在组间调查研究中得出的家庭暴力对受害者心理特征影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