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与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中国6-18岁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对参加2009.7-2010.7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的6个医学中心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重庆、南宁)12256(男孩5673名,女孩6583名)名6-18岁儿童进行青春发育、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进行测定,结合个体年龄及青春发育情况分为早、非早发育组,以BMI为反应体脂含量的指标,超重和肥胖诊断采用BMI标准第P85和第P95分位值进行诊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育与体脂含量和超重、肥胖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与早发育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即早发育的男孩及女孩比非早发育的男孩及女孩要瘦。男性早发育组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4.81%及6.8%,非早发育组分别为9.7%及3.35%,而女性早发育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2.73%及4.54%,非早发育组分别为6.78%及1.91%。男性及女性组BMI均与早发育呈正相关。控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后,以非早发育组为参照组,早发育预测超重、肥胖的OR值(95%CI):女性为1.75(1.56-1.97)及1.46(1.20-1.76),男性为1.53(1.36-1.71)及1.51(1.28-1.78)。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与青春发育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当评价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程度时,需适当考虑青春发育的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的应用,对杉木育苗、栽植、采伐更新、痛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以提高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生产量,为造林提供技术保障。
心理形象是人内心中的主观形象,指内向性的情感形象,反映人物复杂、多态的内心世界。在艺术创作中,这些心理形象如何被呈现出来并进一步隐喻化?在西方相关绘画作品中画家受知觉经验影响,在主观意识或者心理状态作用下,常常采取对现实之物的变形通达真理,并通过各种艺术语言呈现不同的心理形象,作为语言符号对心理、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隐喻。本文将比较分析西方艺相关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对于绘画创作中“心理形象”的再
分析了香樟的生态特征,从供树地区、供树规格及时间、樟树的移植技术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香樟北移山东临沂的栽植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