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诊断门脉高压的金标准,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关,是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但HVPG是有创检测,且很难广泛推广应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预测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中HVPG与血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值、脾脏硬度值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可能对门脉高压具有预测价值的无创指标。方法:连续纳入19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的住院患者,每位患者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门静脉CTA等检查,并应用瞬时弹性超声(FibroScan)检测肝脏、脾脏硬度值,同时在介入下测定HVPG。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肝、脾硬度值与血生化指标及HVP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9例患者中,乙肝肝硬化1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隐匿性肝硬化3例。其中15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7例伴有腹水,4例伴门脉血栓形成,2例有脾脏切除术史。HVPG与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的肝、脾硬度值明显高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脾硬度值与HVPG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040,0.098),肝硬度值与肝静脉楔压成正相关(P=0.060)。HVPG大于15mmHg的患者肝、脾硬度值显著高于HVPG小于15mmHg的患者(P值分别为0.020,0.025),肝静脉楔压大于25mmHg的患者肝、脾硬度值显著高于肝静脉楔压小于25mmHg的患者(P值分别为0.029,0.06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肝、脾硬度值显著升高,肝、脾硬度值与HVPG正相关。肝脾硬度值有可能成为预测门脉高压的无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