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足球从2018年开始实施归化政策,2019年3月中国足协发布《中国足球协会入籍球员管理暂行规定》,随后如李可、艾克森、费南多等一批归化运动员,开始在中超联赛上以中国籍球员身份登场比赛,其中一部分优秀足球归化运动员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和国际足球热身赛,正式掀开中国足球运动改革的新篇章。媒体作为形象的"加工厂",人们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这一群体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形象再现。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新华网有关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四个方面,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归化足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建构受赛事频率的影响,呈现出复合性、多元化特点;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新华网倾向于根据比赛结果,建构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形象;新华网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形象塑造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包括对其总体关注度不足,同一时间的报道议题较为单一等问题。研究目的: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建构,影响着中国足球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而影响着中国足球整体的发展。作为帮助中国足球短时间内提升成绩的"秘密武器",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呈现,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中国足球的认同感。本文选取新华网2019年3月29日至2021年1月6日期间对中国足球归化球员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以及报道倾向四个维度,分析新华网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构建,以期为媒体此后塑造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报道提供参考。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新华网报道中的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重点网站,对新闻的保留较为完整,因此选择新华网中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报道为样本。本文的研究时段应定位为中国足协正式印发《中国足球协会入籍球员管理暂行规定》时间前两个月至今,但由于该规定发布前的新闻文本被新华网官方归档隐藏,导致笔者无法有效获取,所以研究样本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存在不足。最后将选取新闻报道的时间段具体为2019年3月29日至2021年1月6日。通过对新华网上该时段内有关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报道进行筛选,共选出48篇符合要求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方法:笔者收集了研究时间跨度内,新华网对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相关报道,将此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对收集到的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分类、排序与总结之后,对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并得出最后的研究结果。研究问题: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新华网报道了有关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哪些议题?新华网报道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时体现出什么倾向?新华网呈现出了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什么样的形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讨,以期为媒体此后塑造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报道提供参考。研究结果:笔者将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角色分析归纳为以下五种,其中前三种为正面角色形象,后两种为负面角色形象:1)中国足球新时代的新武器形象;2)决定比赛胜负的领袖形象;3)率领国足进步的引路人形象;4)比赛失利时中国足球的遮羞布形象;5)与实力不相符的高收入运动员形象。研究结论:在对我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形象的塑造上,新华网作为主流媒体,以积极引导作为报道主基调;新华网对中国国归化足球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建构受赛事频率的影响,呈现出复合性、多元化特点;新华网倾向于根据比赛结果,建构中国足球归化运动员的形象。但其在塑造我国足球归化运动员形象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总体关注不足,深度报道较少,报道议题较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