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肿是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因此讨论肾病亦必然论及水肿。中医学认为:水肿是由于体内水液运行失常而潴留,渐次增多,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胸背、腰腹、四肢,甚至全身性浮肿的病证,其病证在《内经》称为“水病”,《金匮要略》称为“水气”,《丹溪心法》称为“阴水、阳水”,后人称为“水肿”或“浮肿”。如《素问·评热病论》中提出患肾风病(水肿)的基本因素,即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揭示肾风发病其主要原因是先由正气虚,因内虚外邪遂乘之,并进一步举例说明,当肾阴虚时,风阳之邪由外而入,虚、邪相得,则酝酿成疾。《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水液代谢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本文主要论述在肾病水肿的各个阶段应用经方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