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磷水平对高产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规模奶牛场的日粮磷水平普遍高于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推荐值。磷过量饲喂既降低磷利用率、增加环境排放量,又提高日粮中磷酸氢钙的投入成本。本试验旨在确定我国高产奶牛的日粮磷需要量。试验通过检测北京地区5个规模奶牛场(Ⅰ、Ⅱ、Ⅲ、Ⅳ和Ⅴ场,全群奶牛存栏头数都在1200~2000头)不同阶段奶牛日粮的磷水平,再从3个日粮磷水平差异较大的奶牛场中各选择50头泌乳天数在40d左右的高产奶牛,分析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从泌乳第40天到190天。结果表明:不同奶牛场间的日粮磷水平差异较大,泌乳牛、干奶牛和后备牛日粮的磷含量分别为0.33%~0.60%、0.22%~0.40%、0.25%~0.49%(DM);但同一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干奶前期与干奶后期、青年牛和育成牛之间的日粮磷水平相同或差异较小。Ⅱ场、Ⅲ场和V场的高产牛日粮磷水平分别为0.60%、0.52%和0.34%,NEL分别为7.03、7.07和7.06MJ/kg,CP含量分别为18.70%、18.40%和17.70%(DM);Ⅱ场和V场的平均奶产量极显著高于Ⅲ场(41.5、41.1、38.6kg/d,P<0.01),Ⅱ场和Ⅴ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V场的平均乳脂率显著高于Ⅱ场(3.81%、3.65%,P<0.05);Ⅱ场和Ⅲ场的乳蛋白率都极显著高于V场(3.04%、3.07%、2.95%,P<0.01)。结果提示0.34%的日粮磷水平能够满足高产奶牛的泌乳需要,0.60%和0.52%的日粮磷水平并不能提高高产奶牛的泌乳性能。
其他文献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冠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杭州市基于城市大脑的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新冠疫情考验下的杭州城市大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从提升治理成效的高效化和精准化、倒逼治理流程的分权化和扁平化、重塑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和协同化三个维度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审慎地依靠制度设计处理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以公共价值而非行政效率
葡萄籽原花青素(GSP)是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本试验从体内外两方面研究GSP对大鼠脾脏相关免疫因子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