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80%以上,是汉字学习的主体内容。形声字中的形旁可提供整字的语义线索,这对汉语儿童的形声字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还少有研究探索外国学生能否在学习汉字时自发识别形旁并利用其信息?这种形旁识别能力是否受到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则性以及汉字结构的影响?随着汉语学习时间的增加,形旁识别能力的发展变化历程如何?本研究以173名不同汉语学习年限的越南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20个形声字为材料,要求被试完成"书写形声字的表意部分"的纸笔任务,并分别操纵了形旁语义的透明度(透明、不透明)、声旁表音的规则性(规则、半规则、不规则)和汉字的结构(左形右声、非左形右声),系统考察了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越南学生形旁识别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二语学习者的形旁识别能力受到形旁语义透明度、汉字结构、声旁表音规则性以及学习汉语年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形旁语义透明度、汉字结构、声旁表音规则性的主效应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显著;2)在形旁不透明的情况下,无论声旁规则、半规则还是不规则,左形右声结构显著好于非左形右声结构;3)形旁识别能力随着汉语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发展,汉语学习时间为一年、两年的学习者形旁识别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两者的成绩都显著低于汉语学习为三年的学生;4)声旁规则性与学习年限的交互作用显著,汉语学习时间为三年的学生能很好地利用声旁规则性来识别形旁,学习时间为两年的学生只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声旁语音线索,而学习一年汉语的学习者几乎没能意识到声旁规则性对形旁识别的作用;5)汉字结构与学习年限的交互作用也显著,无论是在左形右声结构,还是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汉语学习时间为三年的学生都显著高于学习时间为两年、一年的学习者,并且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