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针对珠一坳陷古近系进行勘探,获得了一些油气发现,但砂岩储集性能和产能差异大。储层物性特征统计显示,相比陆丰地区,惠州地区古近系储层物性较差;其中惠西地区珠海组的物性要优于惠东地区。且埋深大于3500m的储层基本为低孔低渗储层,并普遍进入中成岩A2期,中成岩期各类成岩作用活跃,但这两个地区不同井之间存在差异化成岩作用,这些差异导致了储层质量的不同,可以指引对优质储层的寻找方向。在大量铸体薄片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测试等实验手段,通过不同层位各井之间的对比,分析了差异化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珠海组的惠东地区已钻井砂岩储层片岩、千枚岩和海绿石等塑性岩屑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于以刚性变质石英岩和火成岩岩屑为主的惠西地区,压实作用是造成珠海组孔隙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恩平组陆丰地区已钻井储层为粗粒以上砂岩,处于中成岩A1期,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大孔喉型,物性好,产能高,而惠州地区已钻井储层为粗粒以下砂岩,中成岩A2期的丝缕状伊利石、普遍石英次生加大和膏质、钙质胶结局部富集造成其孔隙结构变为小孔细喉,胶结作用是造成恩平组孔隙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文昌组惠州地区的H25井与陆丰地区L14埋深相近,孔隙度相对较高,但其孔隙结构为微孔喉型,导致其渗透率和产能不如LF14,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H25长石含量高,其选择性不完全溶解及其溶解产物高岭石的沉淀使得显孔微孔化。鉴于上述分析,中成岩阶段的差异化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以及粒度的差异造成抗压实能力的差异,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高、粒度偏细的砂岩储层为中孔喉型;黏土矿物伊利石化、石英加大和局部钙质胶结充填孔隙、堵塞喉道,使孔隙结构变为小孔细喉型;长石的选择性不完全溶蚀及其产物高岭石的大量沉淀使得显孔微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