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我院诊治的危重患者114例,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2.39%)明显低于对照组(35.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肠外序贯营养可改善危重患者营养及免疫力状态,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
近年来,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治疗逐渐应用于危重患者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院在危重患者中应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于我院诊治的危重患者114例,男75例、女39例,年龄为31~72(52.04±3.92)岁,其中脑出血54例、脑梗死32例、颅脑损伤28例,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为1~8(5.32±2.01)分。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情况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因、GCS评分、体质量(BW)、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入组标准:治疗前GCS≤8分;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无消化道出血病史及胃肠手术史;无甲亢、糖尿病等疾病;预计生存期≥2周;同意参与此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饲管,将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经营养管缓慢滴入,24h后开始滴注能全力(纤维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产)500~1000ml/24h持续滴注,输注速度MAX≤125ml/h。1周后饮食逐渐改为流食、半流食并逐渐减少营养管输注量,最终由口服营养维持。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EN治疗基础上,24h始加用由18种复方氨基酸、20%中长链脂肪乳、葡萄糖、10%氯化钠、10%氯化钾、葡萄糖、维生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的PN,PN组成要求:氮含量:0.3g/(kg*d);糖:胰岛素=8:1,;糖脂热量比=1~1.5:1。连续治疗2周。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从其年龄、性别、病因、GCS评分、BW、Hb、ALB、IL-6、TNF、感染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PN、EN序贯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营养治疗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W、Hb、AL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而其IL-6、TN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肠道、泌尿系等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肠内+肠外序贯营养主要是指EN和PN联合应用,在PN迅速纠正患者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等不良状态基础上,充分发挥EN由少量向全量过度,不仅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临床优点,而且能够降低各自应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PN时间,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是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2在本研究中,经EN+PN序贯营养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BW、Hb、AL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而其IL-6、TN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肺部、肠道、泌尿系等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PN和EN序贯营养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与李君[1]、李晓莉[2]等人研究结论相一致。
3.3 Bauer P等人研究亦证明EN+PN序贯营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纠正速度明显高于单纯EN或PN营养患者,Chen Z等人研究亦证明EN+PN序贯营养患者TNF含量明显降低。
3.4 R. Abrishami等人研究结果提示EN+PN序贯营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IL-6含量与单纯EN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EN+PN序贯营养患者TNF含量反而比单纯EN患者高。
3.5 Rupinder Dhaliwal等人做的一项EN+PN序贯营养优与劣的系统评价指出,EN+PN序贯营养临床效果并不优于单纯EN,不论是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还是死亡率。
3.6结论差异可能是由EN方案、PN方案、地域、治疗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EN+PN序贯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对EN耐受性差的危重患者。
参考文献
[1]李君,李映兰. 危重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821-823.
[2]李晓莉. 肠外肠内营养对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3,26(6上半月):265-267.
作者简介:
邵译萱(1982.12)女,汉族,陕西,护理师, 本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我院诊治的危重患者114例,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2.39%)明显低于对照组(35.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肠外序贯营养可改善危重患者营养及免疫力状态,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
近年来,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治疗逐渐应用于危重患者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院在危重患者中应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于我院诊治的危重患者114例,男75例、女39例,年龄为31~72(52.04±3.92)岁,其中脑出血54例、脑梗死32例、颅脑损伤28例,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为1~8(5.32±2.01)分。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情况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因、GCS评分、体质量(BW)、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入组标准:治疗前GCS≤8分;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无消化道出血病史及胃肠手术史;无甲亢、糖尿病等疾病;预计生存期≥2周;同意参与此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饲管,将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经营养管缓慢滴入,24h后开始滴注能全力(纤维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产)500~1000ml/24h持续滴注,输注速度MAX≤125ml/h。1周后饮食逐渐改为流食、半流食并逐渐减少营养管输注量,最终由口服营养维持。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EN治疗基础上,24h始加用由18种复方氨基酸、20%中长链脂肪乳、葡萄糖、10%氯化钠、10%氯化钾、葡萄糖、维生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的PN,PN组成要求:氮含量:0.3g/(kg*d);糖:胰岛素=8:1,;糖脂热量比=1~1.5:1。连续治疗2周。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从其年龄、性别、病因、GCS评分、BW、Hb、ALB、IL-6、TNF、感染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PN、EN序贯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营养治疗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W、Hb、AL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而其IL-6、TN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肠道、泌尿系等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肠内+肠外序贯营养主要是指EN和PN联合应用,在PN迅速纠正患者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等不良状态基础上,充分发挥EN由少量向全量过度,不仅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临床优点,而且能够降低各自应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PN时间,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是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2在本研究中,经EN+PN序贯营养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BW、Hb、AL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而其IL-6、TN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肺部、肠道、泌尿系等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PN和EN序贯营养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与李君[1]、李晓莉[2]等人研究结论相一致。
3.3 Bauer P等人研究亦证明EN+PN序贯营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纠正速度明显高于单纯EN或PN营养患者,Chen Z等人研究亦证明EN+PN序贯营养患者TNF含量明显降低。
3.4 R. Abrishami等人研究结果提示EN+PN序贯营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IL-6含量与单纯EN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EN+PN序贯营养患者TNF含量反而比单纯EN患者高。
3.5 Rupinder Dhaliwal等人做的一项EN+PN序贯营养优与劣的系统评价指出,EN+PN序贯营养临床效果并不优于单纯EN,不论是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还是死亡率。
3.6结论差异可能是由EN方案、PN方案、地域、治疗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EN+PN序贯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对EN耐受性差的危重患者。
参考文献
[1]李君,李映兰. 危重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821-823.
[2]李晓莉. 肠外肠内营养对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3,26(6上半月):265-267.
作者简介:
邵译萱(1982.12)女,汉族,陕西,护理师, 本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