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抑制是放疗、化疗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急性骨髓抑制在接受放疗或核辐射暴露后很快发生,主要是快速增殖的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发生凋亡所致,在临床上很受重视,应用造血系统生长因子刺激HSC及HPC的增殖分化有助于促进骨髓功能的恢复。持久性骨髓损伤主要是因为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衰老所致,由于常是迟发性的,在临床容易被忽视,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预后很差。
因此造血干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成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髓持久性抑制的关键。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具有自我更新功能和生成多个系列免疫造血细胞的多分化功能,终生维持机体造血。放疗、化疗造成HSC的DNA损伤可以导致HSC复制、自我更新能力下降,出现细胞衰老改变。介导细胞衰老发生主要由2条信号通路,一是p53-p21通路,由DNA损伤或端粒缩短激发;一是p16-Rb通路,主要由p38 MAPK级联反应激活。任一通路激活均可诱导衰老,两条通路在不同水平具有通话。介导放疗、化疗诱导HSC衰老的信号通路各有特点,但最终引起p16升高,细胞进入不可逆功能减退。HSC发生衰老的机制的研究将对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保护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损伤以及了解白血病的干细胞起源及治疗逃逸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科研资料,为药物筛选的靶点提供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