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存在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帕金森病患者RBD的发病率是40%~60%,而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RBD的发病率高达80%~100%。已有研究表明部分特发性RBD(iRBD)会发展成为突触核蛋白病,因此,RBD与突触核蛋白病的关系值得深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7例iRBD患者,9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3例多系统萎缩患者,通过认知功能评定、睡眠相关问卷及vPSG对其认知损害程度、睡眠结构及白天嗜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究三者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确诊的7例iRBD,9例帕金森病和3例多系统萎缩患者资料,内容包括MoCA、MMSE、ESS、RBDQ-HK(RBD问卷-香港版)评估及1晚vPSG检查。结果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结果】Ⅰ期睡眠比例增加者在iRBD、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是100%、89%、67%,Ⅲ+Ⅳ期睡眠比例减少者在三组患者中的比例分别是57%、89%、67%,REM期睡眠比例减少者在三组中所占比例分别是71%、67%、67%。ESS得分超过10分者在三组之间所占比例分别是29%、33%和0。帕金森病患者中,RBDQ-HK筛查符合RBD的人数为6人(67%),而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这一比例达到了100%。结合vPSG的结果,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的比例分别是22%和67%。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比例高于iRBD组。【结论】iRBD、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睡眠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睡眠觉醒次数增多,Ⅰ期睡眠比例增加,Ⅲ+Ⅳ期睡眠比例减少,REM期睡眠比例减少,提示iRBD与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关系密切。使用RBDQHK筛查符合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比例(67%)高于vPSG确诊的合并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比例(22%),前者的数值更接近文献报道,推测一方面与帕金森病患者RBD的症状波动有关,另一方面与睡眠环境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更换睡眠环境后觉醒时间增加。多系统萎缩合并RBD的发病率高于帕金森病患者,这一结果虽与文献报道一致,但由于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观察。此外,iRBD与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白天嗜睡的比例均高于多系统萎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