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肝癌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残留价值判定。方法55例(69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分为实验组(采用术中超声造影)20例(30个病灶)和对照组(未采用术中超声造影)35例(39个病灶),治疗结束后定期采用增强CT判定两组疗效,评判标准为肝癌射频消融术中CEUS检查及术后增强CT检查肿瘤未见增强为消融完全,若仍可见增强区为残留,增强区可呈结节状,月牙状或不规则状等;CEUS评价以及增强CT评价均采用盲法,均由有经验的超声及CT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对残留的判断均为术后一月消融区所产生的肿瘤周边炎性水肿带基本消失后的增强CT结果。同时对肿瘤大小进行分层后分析两组的残留率及24月内复发率,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在肝脏射频消融残留及复发判定价值。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总体肿瘤残留率分别为13.3%及35.9%,两组的肿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6,P<0.05)。对病灶直径>5cm以及3-5cm者实验组残留率分别为30.0%,10.0%,对照组残留率分别为87.5%及46.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951及4.790,P<0.05);术后24月内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总体复发率分别为13.3%及2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4,P=0.138),对病灶直径>5cm者,实验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0.0%及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5,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有4个及11个病灶为24月内复发病灶,复发病灶直径均小于3cm。实验组的总体复发率为13.3%,对照组的总体复发率为28.2%,两者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X2=2.204,P=0.138)。病灶直径>5cm时,实验组24月内的复发率为20.0%,对照组的24月内的复发率为7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445,P<0.05)。结论:术中超声造影比术中常规超声可以更清晰显示肿瘤的边界及供血血管等,同时,超声造影还可实时监测消融部位有无出血并发症,在术后即刻判断肿瘤是否消融完全,有无残留,尤其对不同大小肝癌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残留判定具有很好的价值,对大肿瘤复发率的降低有意义,能为肝癌射频消融疗效判定提供客观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