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的南海北部鱼类早期资源分类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是鱼类资源补充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展开研究,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整个南海拥有鱼类记录已超过3410种,而世界可供参照的相关仔稚鱼形态分类图鉴不到700种,鱼卵不足200种,加之鱼类早期生活史过程的形态动态变化,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鉴定非常困难。本文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利用2012年-2015年南海北部各海域底拖网、灯光罩网17个航次累计下网1600余网次获得的鱼卵、仔稚鱼样品以及成鱼标本,累计测通鱼类CO1基因片段3100余条,种类510余种;测序仔鱼和初期稚鱼甲醛样本2100余尾,成功测出762个,其中测通755个,单向7个。鉴定出仔稚鱼213种类,隶属18目71科133属,其中鉴定到种152种,占比71.36%;到属57种,到科4种,占比28.64%;鱼卵测序202个,成功率为0。随着鱼类DNA Barcoding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与校正,利用CO1条形码进行仔稚鱼分类鉴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2002年秋末蜂群采集大量甘露蜜,2003年早春部分蜂群出现了下痢,我采用塑料小棚放蜂排泄的方法,效果很好.
行为模式通常反映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特征。该文针对在线学习系统,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和关联规则算法,对学习者留下的行为项,进行模式挖掘。并提出了一种分类预测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