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关于抗感染治疗的实例分析,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工作的模式以及药学切入点;方法:结合三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感染,阐述临床药师可进行的药学服务。第一例为化疗后所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严重腹泻,予左氧氟沙星0.4g Qd抗感染治疗;第二例为化疗后出现厌氧菌感染,予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第三例为放疗后出现干咳伴胸痛症状,予头孢噻肟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结合相关循证学依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药物选择和用法用量展开分析,从药理学的角度进行药学干预;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指导原则,考虑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属危重情况,且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应强化抗感染治疗方案;而化疗后出现厌氧菌感染,单纯抗厌氧菌治疗不充分,应覆盖其他常见病原菌;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处理,抗感染治疗应指征明确,且头孢噻肟的选择有争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结论: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帮助患者转危为安,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利用其专业的药学知识去弥补医师用药的薄弱环节,为临床合理用药保驾护航,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