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电光叶蝉的一种新病毒的发现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属于半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电光叶蝉在取食水稻的同时,能够传播水稻病毒病,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像其他昆虫一样,电光叶蝉体内存在许多病毒或类病毒粒子,这些内共生病毒与昆虫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本研究报道了一种电光叶蝉体内的正单链RNA (+ssRNA)病毒,经转录组测序拼接后得到的片段全长为15 974 bp,含有7个互相不重叠的开放阅读框,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病毒属于Virgaviridae科,基因结构与同科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相似。该病毒在电光叶蝉中侵染较为普遍,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培养的电光叶蝉种群带毒率为29%~50%,不同地域田间采样的电光叶蝉种群带毒率为10%~80%。在若虫期和成虫期的电光叶蝉中,以及在电光叶蝉的唾液腺、消化道、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部位均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说明病毒在叶蝉体内能持久存在。然而,该病毒在水稻中仅能存在3~5 d,因此推测病毒不能在水稻中增殖,只能短暂停留,水稻是病毒在昆虫间传播的媒介。生物学交配实验结果发现,在带毒虫产下的卵中能检测到病毒,说明病毒能够垂直传播给后代,单管实验证明病毒能够从父本也能够从母本向子代传递。此外,携带该病毒的电光叶蝉种群寿命和产卵量均显著高于不带毒种群,因此该病毒的侵染有利于电光叶蝉在自然环境下的种群繁衍。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断增长并不能实现均衡效果的同比改善,教育均衡效果的指数化监测将有助于优化财政投入机制,提高教育均衡水平。本文以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效果指数化监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教育得到了质的飞跃。科学有效的空中乘务人才的培养作为现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航空业人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材改革也愈来愈贴近生活。尤其是中学语文课本中加大了阅读量,旨在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使之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熏陶。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