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过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论知识及几种主要眼科理论学说以指导眼科临床思辨及创立眼科治疗大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四大经典著作及五轮学说,肝窍学说,玄府学说,六经学说,气血及津液学说和病因及诊法学说等学说的学习,再辨析几种常见的眼症,从理论出发探讨眼科临床思辨及立法用药,并列举典型的医案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论眼与脏腑标本之五轮学说能积极指导临床,胞脸疾责脾胃,白黑睛病治肺肝已为大家所共识,然水轮仅责肾尚有片面,需全面考虑。肝窍学说源自《内经》,目疾首当责肝,概括来说眼表翳障多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而内障实则肝郁血瘀或肝阳上亢,虚则肝血不足。刘河间玄府学说多指气之升降闭塞,治当清散宣发等,若风寒闭腠,里热失泻而上攻目窍者亦属之,当发散风寒而热自退。陈达夫创眼科六经,少阳三大主证之一的"目眩"启迪我从少阳论治目疾,治愈诸多眼科难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年老体衰则肝肾常亏,故理脾胃,补肝肾也为目疾较常立法。目痛,目涩,目眩,目痒及目翳等是眼科几种常见眼症,仔细辨析对立法有帮助。本文确立了从心肺(肝)论治,从肝论治,从玄府论治,从少阳论治,从脾胃论治及从气血精津论治等六个辩证思路及相应立法治疗目疾,每条思路都有典型的病案分析。这些思辨立法提供了眼科临床的思辨和立法用药思路,最终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通过学经典做临床,实践后又返回温故经典及各种眼科理论学说,再来指导临床思辨立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各种理论学说并不是孤立的体系,思辨过程中往往要运用两种或多种体系。事实证明,只有理论扎实才能做好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