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现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作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任务。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产业关联程度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与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相匹配,近些年来体育旅游中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的提出也契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为了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体旅融合的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本文是来源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20ZD20)的成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及产业关联理论,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的逻辑机理出发,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挖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为体旅融合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产业关联、产业融合理论,对乡村振兴与体旅融合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机理进行搭建,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时代价值和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从正向关系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体旅融合的发展开拓了更广大的市场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消费形式,催生了新的业态。从反向关系来看,体旅融合发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延长农村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在:1)扩大体育本体产业,实现结构升级。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体育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开发,推动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2)丰富体育消费业态,创造新的增长极。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体育产业消费业态,实现了在运动情境中多业态内生耦合模式,破解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痛点。3)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现代化。体旅融合、体养融合等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领域,以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大势所趋,更是国家战略的贯彻和乡村现代化的助推剂。4)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体育旅游将游客向乡村体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引导,为乡村体育发展寻求新思路,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促使城乡均衡发展。2.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发展困境。1)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2)管理者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经验;3)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思维;3)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协同治理。3.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在体育基础设施方面,建设安全、规范的户外场地,如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第二,在食宿方面,翻新旧房屋,提供高品质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第三,在交通方面,加大建设旅游公路的投资力度,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服务。2)培养专业复合人才,强化人力资本供给。一是要充分借鉴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宜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二是要与高校进行合作,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提高产学研转化效率。三是要加强和各类协会机构的合作,提升专业运营能力。3)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一是要培养创新思维,避免出现单一、同质的产品。二是要创新宣传渠道,结合地方特色,突出生活性、真实性、人文性。三是要提供多样化体验项目,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4)持续简政放权,突出政府服务本色。一是政府要鼓励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相关支持。二是要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通过宏观调控合理把握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度。三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更是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优化的新动能。我国体旅融合发展在自然资源禀赋、政策红利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多元需求的内外驱动合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扩大体育本体产业,实现结构升级、丰富体育消费业态,创造新的增长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现代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但是比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我国体旅融合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者素质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进一步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在发展过程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专业复合人才以强化人力资本供给,坚持创新驱动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持续简政放权以突出政府服务本色,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和体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