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由于饮料种类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对各式饮品的喜爱,饮料的饮用量以及种类在青少年成长以及维持正常BMI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潍坊青少年的饮料模式和BMI之间的关系,旨在确定主要的饮料模式,并分析饮料模式对青少年BMI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成长健康提出有价值的指导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共选取潍坊市青州9所中小学1636名年龄在9-18岁之间的个体。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及家庭生活习惯。通过饮料频率问卷评估饮料摄入量、饮用频率以及饮料种类。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学生一般情况及家庭生活习惯与饮料饮用总量的关系。采用因子分析确定饮料模式,评价饮料饮用情况。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饮料模式和BMI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共调查了青州青少年33种饮料摄入情况,并将其分为6类,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并命名了三种主要的饮料模式:包含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功能性饮料在内的"能量饮料模式",包含乳饮料的"乳制品饮料模式"以及包含奶茶咖啡的"咖啡因饮料模式"。饮料的饮用总量与学生性别(P=0.015)、年龄(p<0.001)、身高(P=0.012)、体重(P=0.002)、父亲是否喜欢甜食(P=0.005)、母亲是否喜欢甜食(P=0.023)以及母亲年收入有关(P=0.015)。能量饮料模式与青少年BMI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1)。此外,我们观察到能量饮料模式与BMI之间存在正相关关联(第一四分位数,OR=0.702;95%置信区间,0.515—0.957;p=0.025)。然而,没有观察到BMI与乳制品或咖啡因饮料模式之间的统计学相关性。结论以碳酸饮料、果汁、茶饮料、功能饮料为主的能量饮料的饮用量和频率与青少年肥胖有关,通过对其父母进行健康宣教,控制该类饮料的摄入频率和总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青少年肥胖、BMI指数超标,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但由于因子分析的局限性,用于该地区以为青少年健康指导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