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m换热器管间距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来源 :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翅片式换热器的管间距是换热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选定合适的管间距,可以在消耗相同材料的前提下,更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不同厂家会选用不同换热器的管间距设计规范。换热器管间距减小,换热面积减小,影响换热效率;管间距适当减小时,空气流动扰动增加,湍流度增加,可增强换热,同时管与管之间翅片温度提升,换热效率提升,换热器整体换热效果取决于以上综合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工作中实际案例,选用3200W家用空调,选取5mm管径的外侧换热器,分析管间距不同(19.5mm→19.05mm)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通过对换热器进行优化,同时进行额定和高温下的能力、能效验证,达到节省材料成本、提高整机的换热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图文式为引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以图文式为引导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6 min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情绪[采用汉密顿焦
新时期高校附属医院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医德医风与行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党建与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了“党建引领、多部门联合、多方位促进”的附属医院医德医风与行风建设实施路径,以深化附属医院医德医风与行风建设内涵,为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
该文评估了葵花籽油胶囊用于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上的效果以及自愈合性。研究将不同比例的胶囊(占沥青混合料重量分比别为0.5%、0.75%和1.00%)掺入到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分析胶囊对沥青混合料密度、间接抗拉强度、飞散损失、疲劳寿命等性能的影响。通过CT扫描,观测并评估胶囊的分布及完整性。结果证明了胶囊能在混合料拌和压实过程中保持完好,并且不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在高压缩荷载下,胶囊破裂并释放
在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制法”教学设计和组织中,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与学生学习基础,制定教学和评价目标,以课前前置学习、课中实验探究、课后拓展延伸三个相互衔接环节展开,让学生在多样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通过作品展示进行评价,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为了对比不同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首先分析再生剂掺量对回收沥青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延度的影响,并以40%RAP掺量为代表,通过调试新料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完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然后与SMA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选取30%、40%、50%3个RAP掺量,分析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用量过大导致老化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大幅衰减,以软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单位医疗器械创新推动者健康产业综合运营商中关村医疗器械园由中关村发展集团倾力打造,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三期,北侧紧邻南六环,东临大广高速。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5公里,毗邻地铁4号线生物医药基地站,园区摆渡车解决微循环交通。园区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为一体,聚焦心血管器械、诊断试剂、高端影像、新材料、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并关注其中的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前沿项目。
期刊
高中化学是一门原理性知识占据主导的高中理科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刚步入高中的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合理增加实验演示与实验操作在化学教学中的占比,通过化学实验,将具体的化学反应呈现至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化学知识理解.本文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展开研究.
2022年4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期刊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内都开设了舞蹈鉴赏课,此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文化内涵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对舞蹈鉴赏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要加强对大学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的探索。本文中分析了舞蹈鉴赏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进方法,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舞蹈教师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舞蹈美育类通识课,但在实施美育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感受、欣赏、创造等能力,因此,本文以《舞蹈鉴赏》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评价转变等方面入手,探索《舞蹈鉴赏》美育通识课教学创新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达到以美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