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中种族效应加工方式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族面孔识别正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已有研究稳定一致地揭示了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现象,但对该效应的产生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论。以汉族面孔和维族面孔为刺激材料,考察了两种族被试对这两类面孔的加工方式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一通过使用经典的学习—再认范式比较了被试在两类不同面孔上的再认表现,结果发现:无论是汉族被试还是维族被试都存在再认上的种族效应现象。实验二采用知觉匹配的方法比较了被试在直立和倒立条件下对两类面孔的在知觉上的差异,通过直立和倒立的比较对加工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直立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要显著的好于倒立时的;汉族被试和维族被试在直立时对本族面孔知觉速度上存在本族优势;两种族被试对本族面孔的倒置效应都要显著大于对异族面孔的倒置效应。以上结果说明,对本族面孔有着更好的知觉能力,并且使用更多的构形加工。实验三比较了特征变化和构形变化知觉速度上的差异,结果发现:汉族被试和维族被试对特征变化的知觉速度都快于构形变化,但是,这种优势只存在于对本族面孔的变化辨别上。以上研究说明,汉族和维族之间存在种族效应,并且该效应表现在对本族面孔更好的再认,对本族面孔更好的知觉能力,对本族面孔更多的构形加工以及特征加工识别上的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带动制药工程发展,越来越多药品逐渐投入市场中.生物药品的种类较多,包括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多肽、单抗、靶向制剂等,对温度敏感度较高,温度不符合药品的
目的 分析成人乙型流感患者相关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乙型流感的诊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流感患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