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找到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心理疲劳?前人研究中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作用。本研究分别采用自我控制中的抑制性和坚持性任务作为一次性力竭任务来诱发短时心理疲劳,并以注意恢复理论为基础,探讨自然环境对短时心理疲劳的影响。实验一旨在考察自然环境对抑制性任务诱发的心理疲劳的恢复作用。选取40名普通大学生,使用Stroop任务诱发心理疲劳。自变量为自然环境干预,因变量为疲劳主观感受和行为表现。实验流程为首先进行疲劳主观感受的基线测量,然后完成4个block的Stroop任务(每个block约为15分钟,共60分钟),随后对疲劳主观感受进行干预前测。之后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干预,其中一组观看自然环境图片,另一组进行简单的休息。之后立即对疲劳主观感受进行干预后测,最后再进行1个block的Stroop任务。结果表明,在疲劳的主观感受方面,自然环境组显著好于简单休息组,中等效果量;在Stroop任务表现方面,自然环境组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显著好于简单休息组,中到大效果量。这表明自然环境干预对控制心理疲劳和改善抑制性任务表现具有积极作用。实验二主要探讨自然环境对坚持性任务诱发的心理疲劳的恢复作用。选取40名普通大学生,使用不可解迷宫任务诱发心理疲劳。自变量为自然环境干预,因变量为疲劳主观感受和行为表现(不可解迷宫任务坚持时长)。实验流程与实验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干预后被试进行不可解迷宫任务时,没有时间限制,要求尽可能坚持。结果表明,在疲劳的主观感受方面,自然环境组显著好于简单休息组,小到中效果量;在行为表现方面,自然环境组在不可解迷宫任务上的坚持时长显著大于简单休息组,中等效果量。这表明自然环境干预后,可以有效促进心理疲劳的恢复,提高坚持性任务的表现。本研究为注意恢复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并从抑制性和坚持性不同角度,为短时心理疲劳的迅速恢复提供了补偿策略,这一便捷省力的干预方式可用于竞技、军事、医疗、救援和教育等领域的疲劳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