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后遗构音障碍的诊治

来源 :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1 引言构音障碍是指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或构造异常所致的言语障碍,其临床特征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的异常,常伴有吞咽及咀嚼困难,但词义和语法正常,它包括发音器官构造异常所致的器质性构音障碍、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而无发音器官构造异常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及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机能异常但却发生固定错误构音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其中运动性构音障碍最为多见,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构音障碍在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30%-40%,15%的患者长期存在该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脑血管病后遗构音障碍的诊治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以下将就此类构音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神经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环境变化或受伤时,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这是神经系统的一个内在特性,在外界感觉输入的作用下导致皮质结构改变,使脑功能发生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