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制控制是一种有效阻止与当前目标任务不一致的心理、行为活动的能力,对个体认知活动功能的发挥、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奖惩线索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及冲动性人格特质与注意负载在其中的作用。实验1为3(中性、奖励、惩罚)×2(高、低冲动性)被试间设计,运用Stop-signal范式,测量停止信号任务的正确率、无停止信号任务的反应时。结果发现,高冲动性个体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低冲动性个体,且在无停止信号任务中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冲动性个体,这表明高冲动性个体很容易出现抑制控制不足。加入奖惩线索后发现,奖惩线索能使高冲动性个体的反应时变长、正确率更高,尤其是惩罚线索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奖惩线索并不会改变低冲动性个体的反应时长,但惩罚线索明显降低了低冲动性个体的正确率。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引入了代表任务复杂程度的变量—注意负载。采用3(中性、奖励、惩罚)×2(高、低冲动性)×2(高、低注意负载)混合实验设计,奖惩线索、冲动性人格特质为被试间设计,注意负载为被试内设计,运用Go/No-go范式,探索在不同复杂程度的任务中奖惩线索对抑制控制的作用是否一致。结果发现,在低注意负载情况下,惩罚线索会改善高冲动性被试的抑制控制不足,但惩罚线索并不会显著增加或降低低冲动性被试的抑制控制;在高注意负载情况下,惩罚线索和中性线索均会有效改善高冲动性被试的抑制控制不足,也会增强低冲动性被试的抑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