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检测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检测与临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

方法

(1)对我院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及咽试子标本肺炎支原体DNA均阳的97例住院肺炎患儿,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DNA测序分析,筛选突变株,比较耐药基因组与无耐药基因突变组的临床表现。(2)将9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分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普通MPP组和难治性MPP(RMPP)组,回顾性总结分析并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差别,对RMPP的表现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耐药基因的突变与RMPP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1)97例MPP中17例无基因突变(17.5%),80例存在耐药基因突变(82.5%)。(2)耐药基因突变组中,CRP值更高,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退热时间及咳嗽时间更长,大叶性肺炎发生率更高,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3)RMPP组与普通MPP组相比,耐药基因突变率更高,外周血中性粒百分百分比、CRP、降钙素原及乳酸脱氢酶的值更高,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退热时间及咳嗽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以及耐药基因的突变与RMPP具有相关性。

结论

MPP中耐药基因普遍存在;耐药基因的突变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恢复慢,CRP值更高,大叶性肺炎发生率高;RMPP与普通MPP组相比:耐药基因突变率更高,炎性指标及乳酸脱氢酶的值更高,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退热时间及咳嗽时间更长,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及耐药基因的突变与RMPP具有相关性,为RMPP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IL-6、MCP-1、IFN-r及T细胞亚群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6例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我科住院的肺炎患儿,包括18例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因哮喘急性发作就诊的患儿49例。依据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儿分为轻度发作组、中度发作组和重度发作组。对比三组患儿人口学资料、血清25-羟维生素D及总IgE水平,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入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9例,轻度发作组20例、中度发作组15例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