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负性情绪记忆定向遗忘(DF)效应的影响。研究方法:(1)本研究共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群体中发放550份《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用于筛选被试。(2)依据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阳性检出标准筛选出心理虐待组被试29人;依据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阴性检出标准筛选出非心理虐待组被试31人,进入正式实验。(3)实验一: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以文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2(组别)×2(效价:负性词语/中性词语)2×(指令类型:记住/遗忘)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负性文字材料的定向遗忘效应。实验二: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item-method directed forgetting),以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2(组别)×2(效价:负性图片/中性图片)2×(提示类型:记住/遗忘)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负性图片材料的定向遗忘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实验1中,以回忆测试中被试回忆出的词汇个数为因变量,使用重复测量两个因素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指令的主效应显著(F=130.66,p<0.001);效价和指令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5.78,p=0.019),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遗忘指令的条件下,被试回忆出更多的负性词汇;效价、指令和组别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负性情绪词汇在记住的指令下,受虐待组的回忆成绩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遗忘的指令下,会回忆出更多的负性情绪词汇。(2)在实验2中,以回忆测试中被试回忆出的图片张数为因变量,使用重复测量两个因素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117.99,p<0.001);指令的主效应显著(F=41.62,p<0.001);指令和组别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7.81,p=0.007),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遗忘的指令下,受心理虐待组比对照组回忆出更多的负性情绪图片;效价和指令的交互作用显著(F=10.30,p=0.002)研究结论: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负性情绪记忆定向遗忘有影响,但因记忆材料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负性文字材料,童年期心理虐待加强负性文字材料的DF效应;对于图片材料,童年期心理虐待减弱图片材料的DF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