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自我控制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来源 :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科技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譬如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主观幸福感的降低。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与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的关系,同时考察自我控制(Self-control)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Individu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在二者之间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以452名青少年(17.53±1.10岁)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自我控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了数据收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自我控制、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与自我控制,r=-0.48, p <0.01;网络成瘾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r=-0.09, p <0.05;网络成瘾与生活满意度,r=-0.15, p <0.01);自我控制、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满意度均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r=0.19, p <0.01;自我控制与生活满意度,r=0.25, p <0.01;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满意度,r=0.47, p <0.01)。此外,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网络成瘾既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即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增加,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随之生活满意度降低的可能性会增加(B=-0.07, SE=0.03, 95%CI [-0.124,-0.016]);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B=-0.04, SE=0.01,95%CI[-0.069,-0.015])。研究结论:网络成瘾对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自我控制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二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感对于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旨在进一步找到良好的预防或干预措施,从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工具包括社会排斥感知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网络成瘾量表等。结果:1.社会排斥(t=3.043, p<0.01)与网络成瘾(t = 2.115, p<0.05)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社会排斥与网络
目的:探讨网络态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态度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8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自我控制在网络焦虑、网络行为倾向性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4.29%、19.70%;②人际关系在网络焦虑、网络行为倾向性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06%、3.49%;③自我
新冠肺炎的爆发破坏了民众正常生活秩序,加剧了网络成瘾的问题。我们用大样本比较了新冠肺炎爆发前后青年人网络成瘾的变化,发现疫情显著增加了网络成瘾的症状。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心理援助资源的稀缺和保持社交距离的要求使开发高效易得的干预新范式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将疫情作为契机催生临床和健康心理学范式变革,利用智能技术健全援助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远程心理健康干预(Tele-mental health)是解
目的:探讨网络态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态度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8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自我控制在网络焦虑、网络行为倾向性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4.29%、19.70%;(2)人际关系在网络焦虑、网络行为倾向性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0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