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恋是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连接,早期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最初的母婴依恋逐步扩展到同伴依恋、伴侣依恋。而同伴依恋在青少年时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同伴依恋能满足个体青少年安全感、归属与爱及尊重的需要,在青少年期促进青少的社会性发展,反之较低的同伴依恋将会影响青少年未来依恋的形成,从而影响个体未来生活。本研究主要采用同伴依恋问卷和自我和谐问卷对低同伴依恋的学生进行筛选,并用箱庭作为媒介对低同伴依恋学生进行个案干预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低同伴依恋中学生的箱庭特征和治疗机制,探寻引发中学生产生低同伴依恋现象的因素和同伴依恋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充分的了解中学的成长发展特点与在学习中所面临的成长问题。研究结果:(1)箱庭对低同伴依恋学生的干预有较好效果,通过干预,个体在依恋的各维度上得分均有显著提高,自我和谐分数显著提高;(2)箱庭中低同伴依恋箱庭作品多呈现对立场景;(3)箱庭场景动态性较弱,多呈现静态场景;(4)箱庭作品中多出现动植物,较少人物出现;(5)箱庭作品玩具贫乏,缺乏沟通;(6)箱庭场景多数脱离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