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淀粉多糖酶改善新收获玉米利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我国畜禽的主要能量饲料,在饲料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新收获的玉米由于含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和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饲喂家禽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营养物质利用率降低,饲料报酬偏高等不良现象。非淀粉多糖酶是消除谷物抗营养因子效应的主要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裂解植物细胞壁,释放营养物质,降低食糜黏度提高养分利用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在新收获玉米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是否可以改善新玉米利用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通过新收获玉米中添加不同种类非淀粉多糖酶,探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的改善效果。试验选择768只1日龄ROSS308肉鸡(雌雏)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采用2×4因子,肉鸡饲喂由两种新收获玉米(马齿型和硬粒型),分别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的日粮,另设空白对照。测定21 d和42 d生产性能、总能消化率、AME、养分(粗蛋白质、有机物)利用率和回肠淀粉消化率。结果发现:(1)玉米品种和添加不同酶制剂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玉米品种和酶制剂对于21 d和42 d肉鸡的AME和能量利用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添加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后期AME和总能消化率(P<0.05);(3)硬粒型玉米添加3种非淀粉多糖酶后,显著提高肉鸡21d养分表观代谢率(P<0.05);2种新玉米中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42 d肉鸡有机物表观代谢率(P<0.05);(4)新玉米中添加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肉鸡42 d表观回肠总淀粉消化率(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改善肉鸡对新玉米组成日粮的养分、淀粉和能量利用的效果。
其他文献
104国道马鞍山路堑开挖中深孔控制爆破工程中,针对其复杂的爆破环境,采用预裂爆破、孔内分层微差与孔间微差等爆破技术,确保边坡稳定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取得了预想的爆破效果.
近年来,在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相互倾轧背景下,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不断形成,基于金融渠道的利润累积逐渐成为企业盈利的主导模式。上市公司金融化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有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非金融上市公司在2002-2014年间持有金融资产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占比都在不断上升,其中绝对规模从3.46亿元增长到11.87亿元。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目的:系统评价地塞米松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佳途径及剂量。方法:通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检索国内外有关地塞米松和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2名评价者根据筛选标准进行分析文献、质量评价、提取相关研究指标,并完成Meta分析。结果:此次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126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地塞米松剂量为1-4mg或5-10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电源管理芯片成为IC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升级换代,以及电源管理市场的扩大,电源管理在集成电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直流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和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对污染物去除及能耗方面的优势互补,并采用膜曝气取代传统MBR的曝气方式,构建了新型的一体化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icrobial fuel cell-membrane aerated membrane bioreactor,MFC-MAMBR)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各种压力和社会矛盾交织,导致医护人员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而濮阳市高层次医疗人才是医护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对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地震记录卡尔曼估计存在先验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地震记录的独立变量分析的分解分量可以给出卡尔曼估计诸分量更全面的先验信息.独立变量分析迭代逼近输出相互独立的变量,存
热塑性硫化胶(TPV)是热塑性弹性体(TPE)的一种,通过动态硫化(DV)技术制备,在动态硫化过程中,高含量橡胶相在高温发生交联,交联的橡胶相在剪切和混合作用下破碎成微米或亚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