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明目功作为干预手段来改善非体大学生由于长期面对显示屏而造成的视频终端视疲劳,并试图探究明目功与闭眼休息在加速恢复短期视疲劳方面的差异,尝试解释明目功和闭眼休息缓解视疲劳的机理,进而为视疲劳的预防和恢复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参考,并期待今后实施长期干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明目功有效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沈阳体育学院在校非体专业大学生16名,男女分别8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16人按照不同阶段的干预手段不同分组:对照组(N=16)干预方法是闭眼休息,实验组(N=16)干预方法是明目功。实验前对研究对象进行2个月的明目功培训。为了消除明目功功法效果的影响,实验先进行闭眼休息(对照组)实验后进行明目功(实验组)实验。实验流程是:先基线指标测试,建模,建模后指标测试,分别通过明目功和闭眼休息来恢复短期的视疲劳症状,最后干预后指标测试。整个实验过程需在基线、建模后和干预后采集的实验指标:视疲劳症状评分、视觉运动反应时(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明视持久度、调节灵敏度。需要在基线和干预后采集的实验指标:视力、调节幅度、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研究结果:(1)视疲劳评分: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视疲劳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后对比基线有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与基线均有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视疲劳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治愈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3.75%,而对照组仅有68.75%。明目功和闭眼休息在缓解不同症状的视疲劳时发现,明目功缓解眼干、头痛和眼胀效果明显,眼干的评分差值可达20分;而闭眼休息多缓解视物模糊和流泪效果明显,视物模糊的差值最多达12分。(2)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基线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无差异。两组干预后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有差异(P<0.05)。(3)简单反应时: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简单反应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差异(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干预后对比基线无差异。两组干预后简单反应时有差异(P<0.05)。(4)选择反应时: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差异(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无差异。两组干预后选择反应时无差异。(5)明视持久度: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差异(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无差异。两组干预后明视持久度有差异(P<0.05)。(6)调节灵敏度: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和干预后对比基线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建模后有差异(P<0.01)、而干预后对比基线无差异。两组干预后调节灵敏度有差异(P<0.01)。(7)调节幅度(左眼):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有差异(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基线和两组干预后和基线无差异。调节幅度(右眼):实验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基线有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论:(1)明目功和闭眼休息皆可改善视疲劳症状,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强视觉功能,但是明目功对视疲劳改善效果更佳、更显著。明目功在缓解眼部、精神类症状时效果明显,而闭眼休息对视觉症状有不错的效果。(2)明目功对比闭眼休息更能改善大脑功能的兴奋水平、大脑皮质活动水平以及信息加工水平,缓解接受视觉信息到达视觉中枢引起整个视觉系统的中枢疲劳,预防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从而间接延缓视疲劳症状恶化,促进视觉和眼工作能力的恢复。(3)明目功和闭眼休息同样可以改善眼持久注视能力,延缓视疲劳、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而明目功对增强眼注视目标的持久程度、眼持久注视能力效果更好。(4)明目功和闭眼休息都可以提升眼睫状肌和眼周肌肉调节功能,增强屈光能力,而在干预过程中发现,明目功对比闭眼休息在增强眼调节灵敏度和右眼调节幅度方面有明显差异,对左眼调节幅度并未有明显效果。(5)总之,明目功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气功疗法,不仅有对眼部健康方面有独到的效果,而且有提高神经兴奋性、改善脑功能、振奋精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