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表达ALK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根据 2001年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945 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LsAB法作ALK-11 染色。对阳性病例再用Envision法作ALK-11染色,仅Envision法阳性病例为最终纳入病例。对纳入病例用Envision法加做CD20、CD3、CD30、 EMA、粒酶B、TIA-1和PC等免疫表型检测,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并收集随访资料。结果 945 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仅5例表达ALK蛋白。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2岁,全部原发于淋巴结。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5例病例随访时间最长32月,最短4 月。随访截止时死亡3例,死亡病例最长存活时间32月。表达ALK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包括:中心母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间变性1例,浆母细胞性1例。免疫表型:2例中心母细胞性、1例免疫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共4例都表达CD20。浆母细胞性表达K轻链而不表达CD20。5例均检测到IgH基因重排。ALK蛋白表达:在4例CD20阳性的病例中,1例免疫母细胞性为胞膜和胞浆阳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为胞浆颗粒状阳性。浆母细胞性为胞核和胞浆弥漫阳性。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ALK蛋白阳性不仅可见于浆母细胞性,还可以见于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 临床过程具侵袭性且预后较差的淋巴瘤。首次发现1例ALK蛋白表达于胞膜和胞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