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P在国家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阶段负荷监控的应用研究——以女子双桨组为例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运动训练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赛艇项目是以耐力为主的体能类项目,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是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而日常训练则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练员就要结合运动员实时的机能状态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日常训练计划。训练冲量(training impulse,TRIMP)是一种监控运动员接受外部负荷刺激后机体内部应答的一种无创指标,在很多项目中都已采用并证实可以有效的反映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因此,本研究首次将训练冲量运用至赛艇项目的训练负荷监控当中,通过实时监控记录运动员每日不同训练内容的TRIMP值,了解不同训练内容的负荷安排特征及运动员不同个体间的负荷差异,从而给教练员实时调整或优化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7名国家赛艇队女子公开级双桨组运动员为监控对象,选用Foster的TRIMP计算方法,公式:TRIMP=训练课持续时间×S-RPE;对备战东京奥运会的7名女子双桨组运动员,跟踪监控整个冬训阶段(为期63天)的训练情况。期间记录每节训练课与不同训练类型的持续时间、训练公里数和每堂课后运动员对该堂训练的S-RPE值,实时计算统计每一位运动员的TRIMP值。同时,在每周一晨起对运动员进行血常规指标测试(共计9次),测试指标有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研究结果:1)女子双桨组冬训阶段的TRIMP值与血常规生化指标的有效性研究7名女子双桨组运动员每周整体TRIMP均值与血红蛋白指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0.834,运动员每周水上耐力训练的TRIMP均值与血红蛋白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76;运动员每周专项力量训练的TRIMP值与血清计算激酶指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00;2)女子双桨组冬训阶段的训练负荷变化特点:冬训阶段训练量的安排上,女子双桨组平均每周训练公里数为195.8公里,其中水上训练公里数平均每周为138.3公里,测功仪训练公里数平均每周为56.6公里,跑步公里数平均每周为0.9公里;训练强度安排上,主要以利用2(UT2)强度为主,其每周占比64.7%,其次为氧利用3(UT3)强度,平均每周占比24.7%,无氧阈强度平均每周占比5.2%,氧利用1(UT1)强度平均每周占比3.6%,氧运输强度平均每周1%,无氧能力和无氧爆发力强度分别占比0.8%和0.3%。3)女子双桨组冬训阶段周均TRIMP值变化特点:冬训阶段女子双桨组运动员的周TRIMP均值值先下降(第三周较第一周下降了23%),第四周有所增加,第五周略有下降,随后三周连续递增(第八周较第五周升高了32%),冬训末期的第九周下降34.6%,下降幅度显著。4)女子双桨组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内容下TRIMP值的变化:整个冬训阶段的训练中,全队有氧耐力训练的TRIMP值占比71%,其中水上耐力训练TRIMP值占比53%,陆上耐力训练TRIMP值占比18%。其次,专项力量训练的TRIMP值占比为15%,功能性训练的TRIMP值占比6%,核心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的TRIMP值分别占比4%。女子双桨组运动员在专项力量训练的TRIMP值与陆上耐力训练、功能性训练及核心力量训练的TRIMP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水上耐力训练与陆上耐力训练、功能性训练及核心力量训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陆上耐力训练与功能性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训练内容TRIMP值排序为:水上耐力训练>专项力量训练>陆上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功能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结论:1)TRIMP监控指标与传统的生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TRIMP可作为一种无创式量化训练负荷的监控指标,有效地监控和评价赛艇项目的训练负荷。2)通过TRIMP对运动员训练负荷的量化,女子双桨组在冬训集训阶段的训练负荷走势呈"W"型,教练员对整个冬训阶段的训练计划的安排得当,运动员并未出现过度训练。3)通过将运动员对不同训练内容的TRIMP值进行排序比较,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执行同一训练计划时机体内对负荷的表现较为一致。在冬训阶段,不同训练内容所对运动员造成的负荷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上耐力训练、专项力量训练、陆上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功能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其他文献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让学生沿着螺旋上升的阶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地学习,这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人教版“11.1.1三角形的边”为案例,谈谈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来启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尝试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支架理论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教师支架更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检索所得的58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本文围绕研究整体分布趋势、研究对象、研究类型以及研究主题四方面对2006-2020年间国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架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2006-2020年间,关于课堂教学教师支架的研究呈上下波动趋势;(2)研究对象涉及不同阶段学习者群体,但比例不均衡;(3)研究类型
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点问题,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将"三农"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加快建成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主要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打造文旅品牌又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本文试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分析其进行乡村文旅品牌建设的路径,进而提出结合网络新媒体技术拓展文旅信息传播广度与深度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
为了开发具有高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较高要求的杀菌材料,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酶复合材料,即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Pt@MXene复合材料(PMCs),并开展了应用PMCs以高效抑制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抗菌机理研究表明,PMCs既具有类氧化酶及相应电子传递能力,又具有较大
研究目的:水陆两练是游泳运动重要的训练模式,游泳运动员的陆上训练应该重视与游泳项目特点相一致,且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探索游泳运动员陆上体能训练转化为水中体能的方法,以及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游泳运动员冬训初期陆上主要采用测功仪训练,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进行前后对比,为我国游泳运动员陆上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上海市游泳队一级
乡村旅游目的地健康蓬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具体建设工作,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旅游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建立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标准.最后选取乡村旅游目的地井陉于家石头村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文化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利用来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文化旅游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结。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模式和基于地方品牌建构的旅游活化路径,并以古徽州呈坎村的风水文化资源作为案例进行解析。研究结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展现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尊重,帮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掌握一定的的知识内部结构,帮助学生从一个知识体系到另一个知识体系的转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所需。
本文通过对琼海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琼海乡村旅游资源条件优越,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了琼海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琼海乡村旅游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发展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更高质量的旅游发展需要,但同时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探索在国家乡村战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琼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能存在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