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如何成为“硬”法?——“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在环境法律中的适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在于环境法律所规定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均存在重大缺陷,使其成为所有部门法中,违法者最有可能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的一个。雪上加霜的是,救济途径的不通畅导致违法者事实上经常免于承担这些本来就过度轻微的责任,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违法者的成本。只有在环境法律中贯彻“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完善现行环境法律中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救济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伴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传统货物保险制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践中,货物保险与责任保险的法律关系扑朔迷离,这导致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保险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本文通
<正>阐述《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应用方法及实施效果;分别分析其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及病人离开病房前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进行总结;比较其与Time Out实施中的异同,从
会议
论述了干混砂浆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中国干混砂浆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国情讨论中国干混砂浆企业的整体规划,包括干混砂浆企业规模的定位、投资的回报情况、产品的市场分析、
高效换热管有利于提高降膜蒸发器的传热性能,通过FLUENT软件对扭曲椭圆管内降膜蒸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液膜在扭曲椭圆管内的流动以及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液膜在扭曲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