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草业资源是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20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创造性地提出"立草为业"和发展草业系统工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草原和牧草生产的思维定式,而且把草业的内涵向上延伸到日光能利用、转化,向下发展到草产品的加工以及转化为畜产品及其加工流通的完整过程。任继周院士提出了草业的牧草与地境界面、草地与家畜界面、草畜与社会界面的三个界面和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的四个生产层理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草业理论日臻完善,草业发展日新月异。草业是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完善和日益壮大的新兴产业。草业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较长的产业流程,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是区别于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草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草原的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草地。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中也规定:草原是指具有草原生态功能和适用于畜牧业生产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