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期间达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中国篮协加快改革的新形势下,快速提高中国男篮的综合实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中国篮协新的改革思路为切入点,对中国男篮蓝队参加2017年男篮亚洲杯所取得的参赛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男篮此次亚洲杯参赛成绩不佳诊断结果是:未全部主力出战,旨在锻炼新人;适应世界篮球趋势,球风转型阵痛;攻防乏力,赛场表现不佳;人才输送较少,国内高水平联赛有待提高。(2)提高男篮自身实力的路径是:吸取国外经验,打造选材体系;注重儿少基本功,培养基础教练群;抓紧锻炼新人,完善新老交替;根据自身条件,实现球风转型;提高攻防能力,争取比赛优胜;加速联赛改革,打造精品赛事;挑选热身赛对手,抓紧阵容磨合。2011年起,中国男篮成绩开始出现滑坡,特别是姚明的退役,实力陡然下降。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小组赛中输韩国、伊朗。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以78:96惨负中华台北,无缘2014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陷入最低谷[2]。虽然2015年宫鲁鸣带队于长沙亚锦赛中夺冠,但在黎巴嫩举行的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队5胜2负,仅获得第五名的成绩,如何提高中国男篮自身实力已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对中国队参加历届大赛成绩进行梳理、以篮协对国家队推出的新政为起点、以中国男篮参加2017年男篮亚洲杯参赛结果为着眼点,对比冠军澳大利亚队在亚洲杯期间的整体表现为突破口,找出自身不足,并提出中国队实力提升的新路径,对提高中国男篮自身实力,获得良好的成绩,满足球迷愿望具有开拓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中国男子篮球队""中国男篮改革""CBA联赛"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50余篇,其中20篇作为重要参考,另外对中国篮协官网、腾讯体育官网等对国家男篮历史改革进行了解。2.2录像观察法在2017年黎巴嫩男篮亚洲杯比赛期间,选择观看中国男篮以及澳大利亚男篮所有比赛,并做详细记录。1.2.3专家访谈法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的基础上,对中国男篮发展路径以及如何提高实力对8位篮球专家进行访谈。研究结果:3.1新周期中国篮协对国家队改革思路分析2017年2月23日,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2017年3月31日,《关于篮球改革有关试点通知》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3.1.1球员选拔从征召制改为邀请中国篮协在选拔国家队队员时由过去的征召制改为现在的邀请制,这一举措体现了以运动员为本的思想,运动员意愿受到尊重,每一个运动员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为国争光的使命。3.1.2同时组建两支独立国家队中国篮协在2017年4月宣布,在同等保障的条件下同时组建两支独立国家队进行集训,两支国家队分别承担2019年世界杯和2020年奥运会前的国际大赛的任务。3.1.3主教练选拔从聘任制改为竞聘制中国篮协在选拔主教练时也和以前有所不同,组建以中方为主、外方为辅的国际化复合型教练团队分别执教两支队伍,实行队委会领导下的主教练负责制。3.2中国男篮蓝队2017年亚洲杯失利主要原因分析2017年男篮亚洲杯是中国国家队分流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大型比赛,四分之一决赛负于澳大利亚男篮之后,仅获得第五名的成绩。本研究将对中国男篮与亚洲杯冠军澳大利亚男篮实力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愿对中国男篮的实力提升有所帮助。3.2.1中国男篮国家队未全部主力出战,旨在锻炼新人此次黎巴嫩亚洲杯之行,易建联并未出现在亚洲杯赛场,8人皆为第一次参加洲际大赛。3.2.2中国男篮国家队为适应世界篮球趋势,球风转型阵痛2008年奥运会后,姚明退役,中国男篮球面临再一次转型中国男篮,亚洲杯赛场有迎合时下小球盛行的趋势,在阵容磨合,传球精准度,投篮命中率等方面稍显差强人意。3.2.3中国男篮国家队在攻防两端乏力3.2.3.1中澳男篮得分能力对比分析男篮亚洲杯比赛期间,澳大利亚男篮的得分能力全面超越中国男篮。3.2.3.2中澳男篮得分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从澳大利亚男篮的得分分布来看,更符合世界篮球潮流,后卫群主导比赛,弱化中锋和前锋的界限感,充分展现外线球员的临场灵感和创造力。3.2.3.3中澳男篮篮板球实力对比分析中国男篮在篮板总和前场篮板均落后澳大利亚男篮,侧面显示出中国男篮争抢篮板球的积极性、意识以及身体对抗能力均有待加强。3.2.3.4中澳男篮助攻能力对比分析助攻的形成受传球的准确性和投篮命中率两方面影响,中国男篮场均助攻数较低,说明传球成功率和整体命中率偏低。3.2.3.5中澳男篮其他技术能力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男篮控制失误、控制犯规次数、罚球命中率及抢断方面均强于中国男篮。3.2.4人才输送较少,国内高水平联赛有待提高中国男篮国家队大赛成绩不佳与CBA联赛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援主导比赛。(2)赛场暴力。(3)CBA梯队建设。研究结论:中国男篮提升自身实力的新路径:4.1吸取国外经验,打造选材体系4.2注重儿少基本功,培养基础教练群4.3抓紧锻炼新人,完善新老交替4.4中国队根据自身条件,实现球风转型4.5提高攻防能力,争取比赛优胜4.6加速联赛改革,打造精品赛事4.7挑选高水平热身赛对手,抓紧阵容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