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进行探析,在理论上能够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上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教师能力提升和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1)文献法:查阅关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专著3部;分别以"教师教学能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硕博士论文库查阅2000—2021年的相关论文90篇,对这些论文进行阅读、分类与梳理。(2)问卷调查法:根据修改后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调查量表初稿,共54个题目。按照社会学调查抽样的原则,分别采用邮寄和现场发放的方式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体育教师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4份,有效回收率为90.6%。(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数据运用SPSS24.0和AMO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结果:根据前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具有复杂性的多维结构,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相关理论的综合分析,初拟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量表》,包括体育教学认知、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方法运用、体育教学机智、体育教学评价五个一级因子,18个二级因子指标。每个指标下有3个题项(A11-S43),共54个题项编制成初拟问卷。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基础上编制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量表》包括5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54项具体条目。调查数据的KMO值为0.897,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提取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因子的方法,结果显示5个公因子,与之前的理论假设相一致。接下来对5个一级维度下的54个题项进行进一步分析,把因子载荷小于0.35的题项删除,进行三次分析后共删除14个题项。剩余40个条目进行第3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显示,删除题目后的KMO值为0.925,巴特利特检验呈现出非常显著水平。该5个一级因子是体育教学认知、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机智、体育教学方法运用、体育教学评价。二级结构要素共计条目18项,分别是:(1)体育教学理念(A1)、(2)体育教学意识(A2)、(3)体育教学态度(A3)、(4)体育教学目标设计(B1)、(5)体育教学过程设计(B2)、(6)体育教学方法设计(B3)、(7)体育课堂即时教育能力(C1)、(8)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能力(C2)、(9)体育教学情境应变能力(C3)、(10)语言运用能力(D1)、(11)动作示范能力(D2)、(12)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D3)、(13)纠正错误动作能力(D4)、(14)体育学习指导与帮助能力(D5)、(15)对体育学习态度的评价(S1)、(16)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S2)、(17)教学内容评价(S3)、(18)教学目标达成度(S4)。对删除题项后的新量表进行信度检验。整个调查问卷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a=0.897,各分量表的a系数都接近或大于0.8,表明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题项后的量表共有40个题项,用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分析。根据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为含有5个一阶因子和18个二阶因子的多维结构(见图1)。运用AMOS19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样本数量为272,拟合方法为最大似然法(maximumu likelihood,ML),拟合指标都在接近或大于0.9的标准(具体见表1),RMSEA值为0.068,说明模型适配度良好。模型拟合的标准化解见图1所示,各因子在其相应维度上均有较高的载荷。研究结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由5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构成。5个一级维度指标包括体育教学认知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体育教学机智、体育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和体育教学评价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认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意识和教学态度。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依据体育课程目标设立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一种能力。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突出地表现在讲授能力、动作示范能力、队列队形的调动能力等操作技能上。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关于敏锐地觉察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和各种意外情况及时采取灵活而有效地的教育措施的能力。体育教学评价能力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随时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