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与邸报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我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和体会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史学界较少有论及"新报"的专文.基于长期对相关报刊原件的考究、考察,笔者通过分析"新报"与传统"邸报"、《京报》的差异与自我定位,认为不可将"新报"等同"新知";西方"新报"引入的根本任务为"载道"、"说教".另外,西人引介与操纵"新报"是国人自办"新报"诞生与成长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生态纪录片具有影像符号与环保题材的传播优势,有助于突破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并寻求传播的"共义域"。选择"文化折扣"低的生态题材,用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并培育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