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学校中推广应用社会技能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13岁有行为问题的儿童168人,分别分组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采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干预前后评价,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研究流程:首先由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小学老师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操作及儿童行为问题专业知识培训。第二,在小学中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筛查,完全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者,在签署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进行随机分组。第三,由培训合格的小学老师对问题儿童进行社会技能训练。第四,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总分减分、A分减分和N分减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定总改善率干预组(57.1%)好于对照组(16.7%)(P<0.01);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干预组儿童总分减分、A分减分和N分减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定总改善率干预组(67.9%)好于对照组(29.8%)(P<0.01);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干预组儿童总分、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分降低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培训老师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行为问题,提高儿童自我意识,方法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