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吕梁气象科普馆建设的实践事例,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共同基础、互补优势、可行路径,思考和研究多部门合作共建共享共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创新气象科普体系、巩固基层科普阵地提供有益的借鉴。创新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实践基础:(1)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合作共建的部门共识逐渐形成,公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多部门合作共建的优势互补,效益突出,实现科普集约化发展。该项目得益于《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引领,凸显了气象部门的行业优势,适应了教育部门的地理教学改革,同时也是科协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科技部门财力物力支持的重点和软科学研究的新方向。(3)吕梁气象科普馆合作共建实践路径、方式符合吕梁市情和部门实情。创新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应加强基层气象科普馆运行管理,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方式、注重气象科普与新媒体的融合、注重重大节日宣传的组织策划、注重创新气象科普工作制度。研究和丰富基层气象科普馆共建共享的理论:抓住政策先机,借助科普工作的政策推动力量;挖掘公共资源,发挥科普场馆的社会宣传效益;夯实联动机制,突出科普设施的部门共建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多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