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和固态的,它需要在发展中生存,需要强化"活态传承"。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关注度逐渐提高,其价值性也被延伸。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理应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投入。坐落在上海体育学院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武术为主题的专题性场馆,它全方位的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本研究针对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进行了探索,笔者对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展项进行资源开发方案的设计,分析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探讨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的育人价值。笔者通过对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开发的研究,针对馆内非遗资源的尚未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的得不到充分肯定等问题,试图将馆内丰富的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配套的体系。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介绍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的现状,分析国内外博物馆教育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其育人价值,提出了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实施方案等,馆内进行非遗项目展演、非遗拳种学习、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项目传播等非遗课堂内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拳种技艺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课堂的开放对武术教育提供新的平台,该课堂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馆校合作是中国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对中国武术博物馆自身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武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高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在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完成等。本研究是展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体现;完善中国武术博物馆功能的需要;扩大中国武术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中国武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于培养人们集体性、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具有特殊优势。研究旨在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开发武术博物馆非遗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促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