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方言是我国七大主要方言中,仅次于北方方言的第二大方言,其内部根据语言特点可区分为五片:太湖片、台州片、婺州片、丽衢片和东瓯片,各片区之间差别很大。普遍认为,吴方言内部有些方言互相完全不通,有些互通不易,但可以交流,有些语音不同,但完全互通。本研究拟对各方言点之间的互通性进行测量分析,并计算各方言点的可通性程度。本研究共选择五个方言点为五个片区的代表,分别为吴江(太湖片)、黄岩(台州片)、永康(婺州片)、衢州(丽衢片)和温州(东瓯片)。测试采用传统的听音记录方式,首先选择合适的发音人和听音人作为测试队伍,由发音人根据实验材料(日常生活中常用的30 个词汇和20 个句子)进行录音,再由听音人测听并记录对其他四个方言点的词汇和句子内容的理解程度,最后运用SPSS 计算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吴方言的五个片区方言的可通性程度排序(哪个方言最难懂,哪个方言最容易懂)。本研究是对吴方言内部互通性音系分析的初步实验,希望通过对此次听音调查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五个方言之间的可通性程度等级,便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分析五个方言音系结构及其标记性程度,拟得出下列结果:1)吴方言相互间的可通度与方言音系结构的标记性程度有关;2)音系结构标记性越强的方言,其可通度越小(即越难懂);反之,则越容易懂。